芜湖钢结构厂房建设安装中如何与土建方进行交接?在芜湖钢结构厂房建设安装过程中,与土建方的交接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后续钢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以下是双方交接时需要重点关注和实施的步骤: 一、交接前的准备工作 资料准备 土建方:整理并提供完整的土建施工图纸、设计变更、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等相关资料。这些资料是钢结构施工的重要依据,有助于钢结构施工方了解土建结构的情况。 钢结构施工方:准备好钢结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资料,以便与土建方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 现场检查 土建方:在交接前,对已完成的土建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基础、预埋件等关键部位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避免影响后续钢结构施工。 钢结构施工方:提前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交接工作做好准备。 二、交接内容及要点 基础交接 基础尺寸和位置复核:钢结构施工方依据施工图纸,对土建基础的长、宽、高、轴线位置等尺寸进行精确复核。例如,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检查基础轴线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一般轴线偏差不超过±5mm),基础顶面标高误差是否符合要求(通常标高误差应控制在±10mm以内)。若偏差超出规定,需与土建方协商确定处理方案,如对基础进行局部剔凿、修补或调整钢结构构件的安装位置等。 基础强度检测:查看土建方提供的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确认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如有必要,钢结构施工方可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基础进行现场抽样检测,确保基础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以支撑钢结构厂房的重量。 预埋件交接:预埋件是钢结构与土建基础连接的关键部件。交接时,要仔细检查预埋件的数量、规格、位置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例如,检查预埋螺栓的直径、长度、露出长度等是否与图纸一致,预埋件的位置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一般预埋件位置偏差不超过±20mm)。同时,检查预埋件的锚固情况,确保其与基础混凝土结合牢固,无松动、移位等现象。 场地交接 场地平整度:检查施工现场的场地平整度,确保场地能够满足钢结构构件的堆放、运输和吊装要求。若场地存在高低不平的情况,需与土建方协商进行平整处理,避免因场地问题导致钢结构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倾斜、滑落等安全事故。 施工通道:确认施工现场的施工通道是否畅通,能够满足大型吊装设备的进出和作业需求。对于影响施工通道的障碍物,应及时与土建方沟通协调,进行清理或移位。 临时设施:检查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如临时水电线路、办公用房、材料仓库等是否布置合理,是否能够满足钢结构施工的需要。如有必要,可与土建方协商对临时设施进行调整和完善。 技术资料交接 设计文件:土建方向钢结构施工方移交完整的土建施工图纸、设计变更通知单等相关设计文件,确保钢结构施工方能够准确了解土建工程的设计意图和要求。同时,双方应就设计文件中涉及钢结构安装的内容进行详细沟通和交流,明确接口处的处理方式和技术要求。 施工记录:交接土建工程的施工记录,包括混凝土浇筑记录、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基础防水施工记录等。这些记录可以为钢结构施工提供参考,帮助钢结构施工方了解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和质量情况。 质量验收资料:提供土建工程各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资料,如基础分部工程验收报告、主体结构验收报告等。钢结构施工方应认真审查这些资料,确认土建工程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三、交接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组织交接会议 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土建方和钢结构施工方共同参加交接会议。在会议上,双方就交接内容进行详细沟通和交流,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交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协商解决方案,形成书面会议纪要,双方签字确认。 建立沟通机制 在交接工作完成后,双方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持密切联系。对于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与土建相关的问题,如基础沉降异常、预埋件损坏等,应及时通知对方,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同时,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交接后的验收与确认 共同验收 交接工作完成后,土建方和钢结构施工方应共同对交接内容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基础尺寸、位置、强度,预埋件数量、规格、位置,场地平整度、施工通道等方面。验收过程中,双方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查,如实填写验收记录。 签字确认 对于验收合格的项目,双方应在验收记录上签字确认,作为后续钢结构施工的依据。对于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应明确整改责任方和整改期限,待整改完成后再次进行验收,直至验收合格为止。 通过以上全面、细致的交接工作,可以确保芜湖钢结构厂房建设安装过程中土建与钢结构施工的顺利衔接,为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分类:
常见问题
|